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口罩联合实验室在大连成立

   2021-10-09 科技日报919
核心提示:为应对疫情防控,将新型过滤材料应用于口罩,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化物医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海丽非织
 为应对疫情防控,将新型过滤材料应用于口罩,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化物医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海丽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共建的口罩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9月30日在大连举行。

 

 

口罩联合实验室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过滤材料及口罩相关课题,将新型过滤材料应用于口罩,提升口罩防护效果,使科研成果更快实现应用,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安全保障,为疫情防控做积极贡献。

 

 

为应对疫情防控,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投入大批科研经费,调集催化、材料、生物分析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产出过滤、杀灭病毒、检测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早在2003年SARS病毒肆虐期间,大连化物所就提出利用吸附和催化原理灭活SARS病毒的设想,并紧急调集催化、生物分析与检测的相关研究力量,联合大连医科大学病毒实验室,按催化剂设计理念快速合成了一百多种无机多孔固体材料,并从中选择典型样品,经多次副流感病毒灭活实验验证后,最终送交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SARS病毒灭活实验,证实所选材料具有直接吸附和灭活SARS病毒的作用。虽然该项研究快速达到预期目标,但SARS疫情迅速结束,因此相关材料并没有真正在抗击SARS疫情中发挥作用。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该病毒与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科,且二者基因组序列有较高的相似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第一时间重启17年前的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升级技术手段,重点对催化材料批量制备技术和材料吸附灭活病毒性能与机理开展研究。经过两年攻关,已实现催化材料产业化。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灭活实验表明,研发的ASC-28-6和AB-24-3两种纳米功能材料有直接吸附灭活新型材料冠状病毒的作用,灭活效率达99.9%。两种材料可在无纺布、蜂窝状以及金属结构化载体上担载,并成功应用于个体外防护、空气净化消杀等多个领域。

 

 

作为新一代天然高分子过滤材料,纳米纤维素具有质轻、通气性佳、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等优势。纳米纤维素的直径约50纳米,形成的孔在纳米级别,病毒的直径约100纳米。因此,通过将纳米纤维素负载于微米级熔喷布上构建微纳过滤层,可以不依赖电荷,直接物理过滤病毒,起到长效防护作用。

 

 

目前,固载大连化物所吸附灭活病毒纳米功能材料的民用口罩产品已经上市,纳米纤维素口罩将于近期上市。

 

 

科研院所与企业联手共建口罩实验室,共同开展新型口罩研制、新技术应用模式的全新探索,通过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将助推病毒防护新型高效过滤口罩的生产及推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