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国家认监委发布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

   2018-07-12 国家认监委1291
核心提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会现场

 

截至2017年底:

 

● 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达到36797家,数量较2016年底增长9.44%;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实现营业收入共计2632.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51%;

 

全年吸纳就业人口121.3万人,较上年增长8.69%;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1.70万元/人。

 

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强增长态势,从业机构数量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科研投入显著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扩大就业容量、服务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活力不断增强,高技术服务业的行业属性日益凸显


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类认证认可机构(含子公司)共计470家,同比增长21.45%,认证认可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5.05亿元,较上年增长0.39%。通过认可的认证机构271家,较上年底增长5.86%,占认证机构总数的57.78%。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327家,同比增长9.30%;检验检测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77.47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全国认证认可机构从业人员共计93674人,较上年增长2.96%;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111.93万人,较上年增长9.21%。2017年度,全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共有1444家,占总数的3.92%。在科研方面共计投入194.85亿元,研发收入比达到7.40%。其中,认证机构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达到90家,占全国认证机构总数的19.19%,比上年增加2.87%。各认证机构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29件,较上年增长74.32%,制定认证标准314项,新发布认证技术规范624项,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检验检测机构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达到1354家,占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3.73%,较上年增长35.67%。

 

2、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供给资源保持快速增长,服务质量提升、保障产品安全方面效果明显


截至2017年底,认证机构自主研发完成的新认证项目达到了362项,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认证机构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75.33万张,较上年增长2.57%,涉及各类获证组织58.76万家。从认证性质看,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60.14万张,较上年增长9.47%;自愿性认证证书115.19万张,与上年基本持平。在自愿性认证中,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5.49万张,较上年增长13.8%;服务认证颁发证书5067张,较上年增长145.97%;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29.20万张,比去年有所减少。从认证类别看,服务认证起步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反映出服务业等新行业领域的认证需求显著增加,认证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17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有各类仪器设备575.65万台套,较上年增长9.11%,人均拥有仪器设备5.14台,平均每家机构拥有仪器设备158台。仪器设备资产原值2871.33亿元;实验室面积6484.15万平方米;拥有有效专利48455件;参与科研项目总计31882 项,研发收入比达到7.98%。2017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03万份。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供给资源保持快速增长。

 

3、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认证认可方面,大型机构68家,营业收入占到行业总收入的68.72%;中型机构117家,营收占比17.56%;小型机构285家,营收占比13.72%,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按企事业单位类别划分,企业类机构442家,增长22.44%,占机构总数的94.04%,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方面,企业类型的机构23362家,占机构总量的64%,较上年增长11.18%;事业单位类型机构11369家,占机构总量31%,较上年下降0.96%;其他法人类型机构1596家,占机构总量不足5%。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18066家,集体控股842家,民营企业16660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257家,其他机构502家。其中,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增长最快,占增长总数的79.78%。从区域分布上看,在区域经济发达、检验检测需求较大的环渤海地区、华东沿海地区以及华南沿海地区,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更为集中,资源更为丰富。

 

依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家统计制度,国家认监委自2016年起开展认证认可强国指标体系建设和测评工作,最新测评结果表明:我国认证认可发展水平逐年提升,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服务发展、产业实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国际影响提升较为明显,创新驱动和基础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目前正处于全球认证认可发展的第二阵营,仅次于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加速迈入世界认证认可强国行列。具体来讲: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制度体系,涵盖法律、制度、组织、监管、标准及国际合作等组成要素。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有19部法律、17部行政法规明确写入了认证认可内容, “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五位一体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有力保障了认证认可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在服务发展方面。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我国认证认可领域已从工业逐步拓展至农业、服务业、新兴业态及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涉及安全、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截至2017年底,我国实施的产品认证规则数5670个,较上年增长27.42%;服务认证规则数132个,较上年增长140%。二是助推质量提升措施有力。运用新版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手段打造质量认证升级版,推动百万家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航空、汽车、铁路、信息技术等9个行业启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标准和规则制定工作。三是促进贸易便利化效果显著。我国现有38家实验室和1家认证机构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体系(IECEE-CB)。2017年,我国颁发CB证书4337张,居全球第7;认证机构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格评定体系颁发的认证证书数近3600张,互认国外IECEE-CB其它成员机构的CB证书2588张。我国企业获得国内外机构颁发的CB证书数量约占全球总数40%,有效支撑了对外贸易便利化。

 

——在产业实力方面。我国认证认可行业的产业规模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颁发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5.49万张,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统计的全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的一半;质量管理体系证书数48.91万张,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2017年我国单位GDP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为每十亿美元69.85张,比上年增长4.33%,稳居世界前列。

 

——在创新驱动方面。我国的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我国主导制定的《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成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合格评定国际标准。认证认可科技经费投入逐年上涨,截至2017年,由国家财政经费支持设立的认证认可科技项目已达417项。我国在IEC合格评定体系中的提案数呈递增态势,2017年的提案数为8 个,较上年增长一倍。但总体来讲,我国的认证认可创新水平和原创技术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认证认可主要标准、规则仍然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在国际影响方面。我国已参与并跟踪37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4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1份双边合作互认协议,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全部4个合格评定互认体系和国际认可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所有互认协议和安排,与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区域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建立了认证认可固定合作机制,与印度、波兰、斯里兰卡等20个国家建立了认证认可合作渠道。2017年,我国连任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和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体系技术委员会(IECEx)主席。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的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任职达38人次,并已实质性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

 

——在基础能力方面。我国从业机构和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机构能力和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国认证机构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份额较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很少,机构专业能力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均需进一步加强。

 

从总体来看,我国要加快实现由认证认可大国向认证认可强国的转变,还需要在深化认证认可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夯实创新能力、提高证书含金量和公信力、健全社会共治等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认证质量,努力实现“十三五”期间整体迈入世界认证认可强国之列的目标。

 

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继续加强统计制度的实施,为科学决策与宏观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撑。

 

新闻发布会上,认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还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作了现场解答。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刚才您提到,去年一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长9.44%,是否与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有关?请问近年来国家认监委“放、管、服”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果?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

 

机构数量的增长,是国家认监委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国家认监委坚决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发展活力。认证机构资质审批时间缩短至35日,比改革前缩短了一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收费、减申请材料,许可有效期延长一倍;强制性产品认证推动“目录瘦身”,对部分产品采取企业自我承诺认证模式,全面改革3C标志管理。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后产生了显著效果,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从业机构快速增长,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在“放”的同时,国家认监委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开展了“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进一步加大对涉及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的3C获证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强化风险预警,不断净化认证市场环境。同时,国家认监委持续优化政府服务,全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活动;推动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绿色产品认证整合;大力推行消费领域高端品质认证;推进食品农产品认证和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华社记者提问:

请问国家认监委在强化认证市场监管、打击“认证乱象”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在认证执法监管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刘仲书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认证认可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我国正在由认证认可大国迈向认证认可强国行列。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更加严峻。一些认证领域仍然存在违法操作、买证卖证、虚假认证等认证乱象问题,严重损害了认证认可的公信力。近年来,国家认监委持续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和创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不断加大认证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认证违法行为,2017年以来共撤销了8家认证机构的批准资质和4名认证人员的执业资格,责令1家认证机构停业整顿6个月,行政警告了29家违规认证机构,并向社会公布了对违法机构、人员和相关证书的处理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警示了不法机构。最近,我们刚刚出台了《认证机构及认证人员失信管理暂行规定》,认证机构、认证人员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发生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为的,将被列入失信名录,给予一系列惩戒措施。下一步,在国家新型市场监管体制下,认监委将继续加强认证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巩固前期的整治结果,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坚决打赢治理“认证乱象”攻坚战。同时将不断完善认证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着力引导认证机构回归本源、诚信经营、稳健发展,营造认证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认证行业服务能力与供给质量。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目前发展迅速,请介绍一下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在华发展情况如何? 认监委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检验检测市场对外开放?


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

 

谢谢!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作为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脚步共同成长。

 

1.外商投资检验检测机构准入限制放开,享受“国民待遇”。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始终坚持对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国家认监委关于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中取消“在华设立外资检验检测机构的外方投资者,需要具有3年以上检验检测从业经历”的准入规定,外资机构在华享受国民待遇。

 

2.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效益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在华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取得资质认定的有301家,且大部分集聚在东部地区,营业收入199.36亿元,同比增长20.06%。平均每家机构取得营业收入6623.3万元,远高于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的平均水平(654万)。人均产值50.44万,是全行业的2.35倍。规上企业平均收入规模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7.46%;营收前100名中有21家是外资机构。21家外资检测机构的营收规模占营收前100名的检测机构总规模的31.99%,比去年外资机构占比提高2.56了个百分点,外资规模和实力在逐步提升。

 

3.国外知名检测集团纷纷布局中国市场。国外知名检测集团几乎都在中国设立有公司(如SGS、BV、TUV、UL等),其分公司、子公司的数量在数家到数十家不等,检验检测业绩发展迅速,从事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很多知名公司单个分公司年收入在数亿元以上,是中国检验检测市场中的巨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