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计划启动
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重点水域污染治理压力依然较大,治理要求更加严格经过“十一五”的治理,我国重点流域的水质有所提高,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增加了13.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16.9个百分点。但我国重点流域的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截止2010年,Ⅰ-Ⅲ类水质的河流断面比例仅占43.7%,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2.9%和23.4%;监测86个湖(库)点位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点位比例分别为19.7%、66.3%和14.0%。
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规划骨干工程项目5998个,估算投资3460亿元。相比“十一五”规划总投资169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389亿元,本次规划投资规模比“十一五”实际完成额增长2.5倍。具体的投资安排方面: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698个,估算投资1907亿元,工业污染防治项目1390个,估算投资425亿元;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221个,估算投资83亿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633个,估算投资55亿元;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56个,估算投资990亿元。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透露,未来环境保护主要着重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据测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骆建华是26日参加2013年青岛国际脱盐大会期间作出上述表述的。他指出,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渐渐进入黄金期。据国家发改委测算,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已达1万亿元,至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4.5万亿元。这就意味着未来3年,环保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骆建华表示,即将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就对工业企业环保做出更严格规定。“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大难点,以前是"谁污染谁负责",今后将是"谁污染谁付费",将治理的问题交给专业的第三方”。
防治水污染还需政府出动
我国水污染之严重,已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切肤之痛。在我所住的小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手拿塑料桶,到小区购水点去买“净化水”,还有一些人则到超市买桶装水做饭烧水喝,家里安净水器的就更多。首善之区的居民对自来水的安全与否都心生疑虑甚至恐惧,其它地方的居民,饮用河水、池塘水或井水的居民更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按理说,生命之源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大问题了,因为它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与生存。但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怕者多,做者少,即大家都感受到或知道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治污的迫切性,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众,在防治行动上似乎让人看不到这种紧迫感。就民众而言,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理念及行动,即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水污染?比如少用洗衣粉、浴液等日用化学品,减少污水的排放。就政府而言,是不是把防治水污染放到了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竭尽全力去做了?说起治污,许多地方政府的第一反应就是“没钱”。
防污治污,不能指望或依赖排污企业的自觉,这一点一般人都明白,因为,企业本质上是逐利的,只能靠法律及监管去规范其行为。但连污水处理厂及环保部门都如此“治污”、管污,污水怎能不泛滥成灾?
防治水污染,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城市,如果没有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建设下水道,仅生活污水排放就是大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会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污水包括农业养殖业污水处理问题同样越来越大。对此,不少专家学者都开出了防治“药方”。如果政府不痛下决心加以解决,防污治污并举,一步步实施、一项项落实,将来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肯定比现在要大得多。
监测仪器和治污技术齐上阵
环保部近日已依托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开展2013年全国部分重点流域水质生物监测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选取全国14个城市重点流域环境监测站点,开展水质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生物毒性等多方面监测,以在“十二五”期间在已有水质5项常规监测基础上,新增11项水质生物性指标监测。
按照相关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起覆盖全国数千个监测站点的地表水生物监测网络。此次14个试点监测项目分为生物多样性、鱼类生物残留、水体富营养化、鱼类生长观测、生物毒性监测和例行理化监测五大项内容11项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汞、铅、镉、铬、砷等主要重金属含量指标和生物毒性指标。
此次14个试点监测工作的启动,以及全国地表水生物监测网络的逐步建立,意味着国内水质监测市场将再拓新空间。
目前国际主流的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有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方法和化学发光毒性检测方法。长期以来,由于不受重视,国内鲜有从事此项业务研发的企业,但近年来,国内不少公司已开始逐步涉足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