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铅球、跳远、1000米中长跑这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可是这些同学不“感冒”、自主锻炼不方便的运动项目还有必要继续留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上吗?竞技运动的培养模式适合全体学生吗?旧的测试标准能够科学真实的反映当代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吗?
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小学研究基地成立大会上,您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据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朱自强在成立大会上介绍,“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中国青少年健康素质下降、体质健康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完善、运动干预缺少技术规范和有效手段等突出问题,重新修订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测试方法、实用常模,并定向研制青少年的运动干预技术标准或实施规范。
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季浏举例说:“以测试学生的心肺功能为例,旧的测试方式是800米或1000米中长跑,但是这种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从生理学角度是不能准确反映心肺功能的,国际上绝大多数国际已经代之以单纯考查有氧耐力的20米往返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处长王丛春出席了成立大会,他说:“青少年健康促进工程已经进入一个攻坚克难的阶段,‘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得非常及时,是上海的高校引领联合中小学关注青少年健康、使青少年健康指导走向科学的重要举措。”
据朱自强介绍,“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由教育部批准筹建,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专家和学科资源,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两年的建设,实验室已经确立了以心肺功能、力量、柔韧、身体成分等体能作为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的四大模块;完成了便携式体质健康测试管理智能产品原型机及基于安卓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的APP应用和在线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