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包括35个工程领域和22个材料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体内容如下:
教育部关于发布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教技函[2012]77号
部属有关高等学校,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2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35个工程领域和22个材料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等6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 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2.材料领域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等4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等1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在今后教育部重大项目计划中予以优先支持,具体组织申报程序另行通知。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实验室限期整改。较差类实验室不再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列。
三、希望各有关高校和参评实验室认真总结经验,根据反馈的综合评估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于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实验室就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于2013年2月底前将整改方案报送教育部科技司。教育部将在2年后对该类实验室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最终确定评估结果。
四、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与评估周期相衔接,依照《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通过此次评估的实验室及各有关高校应于2013年4月底前完成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换届工作,并将推荐人选及时报送教育部科技司。
附件:2012年度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2012年度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优秀类 | ||
1 |
精密与特种加工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
清华大学 |
3 |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
清华大学 |
4 |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东南大学 |
5 |
动力机械与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轨道交通安全 |
中南大学 |
良好类 | ||
7 |
水沙科学 |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8 |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
华东理工大学 |
9 |
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 |
道路与交通工程 |
同济大学 |
11 |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12 |
皮革化学与工程 |
四川大学 |
13 |
承压系统与安全 |
华东理工大学 |
14 |
智能电网 |
天津大学 |
15 |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 |
清华大学 |
16 |
煤气化及能源化工 |
华东理工大学 |
17 |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
西北工业大学 |
18 |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
长安大学 |
19 |
先进成形制造 |
清华大学 |
20 |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 |
上海交通大学 |
21 |
岩土及地下工程 |
同济大学 |
22 |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
华北电力大学 |
23 |
工程仿生 |
吉林大学 |
24 |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
西南交通大学 |
25 |
生态纺织 |
东华大学、江南大学 |
26 |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
重庆大学 |
27 |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
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
28 |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
西安交通大学 |
29 |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 |
长安大学 |
30 |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1 |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 |
北京科技大学 |
32 |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
东北大学 |
2.材料领域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优秀类 | ||
1 |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 |
北京大学 |
2 |
先进材料 |
清华大学 |
3 |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
清华大学 |
4 |
纺织面料技术 |
东华大学 |
良好类 | ||
5 |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
华东理工大学 |
6 |
三束材料改性 |
大连理工大学 |
7 |
磁学与磁性材料 |
兰州大学 |
8 |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 |
山东大学 |
9 |
薄膜与微细技术 |
上海交通大学 |
10 |
汽车材料 |
吉林大学 |
11 |
环境断裂 |
北京科技大学 |
12 |
电子陶瓷与器件 |
西安交通大学 |
13 |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4 |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 |
东北大学 |
15 |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
同济大学 |
16 |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南大学 |
17 |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 |
18 |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
中山大学 |
19 |
材料先进技术 |
西南交通大学 |
20 |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
天津大学 |
(注:各类实验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