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全球研发中心东移的“中国机遇”

   2024-12-25 中国经济网538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预计今年可达36.7%,超过美洲成为全球第一

  近期引起热议的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中国裁员事件中,有一个被外界忽视的细节,那就是摩托罗拉在全球仅保留3个研发中心,两个位于美国,一个仍在北京。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尽管遭遇跨国企业裁员风浪,中国仍在成长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基地。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到2011年,亚洲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从33.6%上升到35.5%,预计今年将达36.7%,超过美洲成为全球第一;2000年到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印度的研发投资增长了17%,在欧洲的增幅则为5.2%;2010年,跨国公司在亚洲的研发投入比2009年增加了38.45%……在日趋明显的全球研发中心东移趋势中,中国成为重要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更加青睐中国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研发总部,有些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研发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正强力推动全球研发中心的形成和转移。Booz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1年至2010年,全球1000强跨国公司研发投入从3530亿美元增长到5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其中,2010年同比增长9.3%,占全球研发比重为47.8%。

  在亚洲,跨国公司日益强化其创新布局,加速全球研发中心东移。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张换兆博士介绍,跨国公司2010年在亚洲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8.45%。美国跨国公司在欧洲、加拿大等地区的研发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的90%下降到2006年的80%,目前还在持续下降。而美国跨国公司在除日本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研发投资,则从1997年的5%上升到2008年的14%。

  具有市场、人才、政策等多方面优势的中国则备受跨国公司青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研发总部,有些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如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英特尔等。在研究方向上,则不断加强基础型、创新型本地化研究。据2012年巴特尔研发杂志调查显示,美国企业研发中心在亚洲的数量占其全部数量的31%,其中16%在中国。30%的受调查美国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研发投资,高于北美、印度的24%和其他地区的22%。

  记者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了解到,根据对国家88家高新区9223家“三资”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在高新区设立的科技机构数量为2090家。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告诉记者,中关村是跨国企业研发机构最早的聚集区,对于这次全球研发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判断,一直在密切关注并会进行多维度分析。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设立了近200家分支机构,其中研发机构有近百家。成都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则介绍,地处西部的成都高新区近年来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价值链,吸引了包括通用电气、飞利浦等60余家全球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

  “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政策等优势往往被跨国企业看好。比如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目前已出现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就是因为我国在临床试验、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优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说,“但要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高端人才培养质量。”

  数据显示,2010年,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这些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均占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的近30%。“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换兆表示。

  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

  以企业国际化为重点,大力支持市场的国际开拓、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的国际合作、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张换兆认为,从国家层面看,各国已经深刻意识到要应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疾病及新能源等全球性问题,必须动员全球力量一起攻克;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资,通过合资企业、合作协议和战略联盟、并购等外向型策略掌握技术垄断权,继而通过在国外开展应用性开发和新产品设计赢得当地市场。

  专家认为,全球研发中心发生转移必须具备多方面条件: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是深层驱动力;重大科技成就、科学大师及大批科技人才是强大牵引力;创新型思想观念的良好环境是重要保障;不断强化的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各国政府的政策布局也是催化剂。而全球研发中心的形成和转移,能够折射出国际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变化。

  多极化是这些新特点与趋势中的核心要素。“亚洲经济目前的多极化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都难以单独支撑起全球研发中心地位。”张换兆说。

  虽然优化的多极结构能够带来多赢结果,但对我国而言,要想成功把握全球研发中心的转移机遇,就必须做好全方位准备。

  张换兆建议,一是通过相关合作机制,统筹运用亚洲其他国家的优势创新资源,加强与日本、韩国、印度、东盟10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二是全面提升科研产出质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为承担全球研发中心建设重任打好根基;三是尽快确立更加积极主动的引导外资研发机构发展的思路,支持、规范外资在华研发活动,营造培育全球研发中心的开放环境;四是根据我国国情重点发展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产业,不断培育具有世界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使其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建设的主力军。

  对此,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表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高地,中关村将紧紧把握这次转移机遇,坚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创新资源,实现国际化和本地化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以企业国际化为重点,大力支持市场的国际开拓、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的国际合作、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标签: 研发中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